第七期 |“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项金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教授) “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在春节期间的推送得到了雕世界的广泛关注,媒体播报,平台转发几乎是信息霸屏,这是一个新兴的展览模式,不得不加以关注。 此次展览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同,我觉得是有原因的。首先其中题材的选择是传统文化,是吉祥的,关联到了每一中国人。第二是,时机有应。庚子谢幕,恰逢辛丑牛年,牛有很好的寓意,农耕文明,春牛为最。另外,自庚子年初到现在依旧形式严峻的全球新冠疫情,貌似悄悄改变了整个艺术界的整个生态。许多现实中的展览,耗时耗力,开幕人群涌动炫目灿烂,随即便是清冷展场,门可罗雀,这是疫情下的一种无奈,但是这恰好也为网络展览带来了新契机。第三是包容性很大。既有艺术院校,机构的广泛参与,展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有传统民俗咱们老百姓喜闻乐见彩绘泥塑稿件。 疫情的再次抬头和持续蔓延,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特别是造型艺术家。聚会少了、应酬少了、社交少了,自然地在工作室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多了。由此,沉淀后的作品也有份量了。哪怕是这个“福瑞生肖”作品展,也出现了很多动人的作品。祝展览圆满成功,祝各位亲朋好友,同行师友小伙伴们,辛丑大吉,幸福安康! 王志刚(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博导) 亲丑年塑造辛丑牛,本作品以体积作为语言,以写意作为形式,以“力”作为出发点,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雕塑旨趣,抽离出牛的现实形象,以牛的内在感受所生成的形象来进行呈现。 十二生肖不用多说全世界华人都是知道的,并且每一华人都终身带有一生肖过活一辈子,过于熟悉反而遗忘了它的存在。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是我这多年从事雕塑教学、创作、参展中所遇到的最接地气,最受众喜爱的一项展览。由于院校雕塑的教学源于近百年的西学,雕塑的重点放到了雕塑自身语言的研究探索。这种倾向导致雕塑越来越远离生活,虽然艺术本体研究是需要有部分人仰望苍穹,但是,忽视了艺术的终极目标是为当下的“人”服务的,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当代雕塑展览成为曲高和寡的一小部分人的自娱自乐。华夏福瑞生肖邀请展览的举办,各大艺术院校,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积极参与,波动了整个中国雕塑界。这不得不说是当代雕塑生态必须得以突围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当代雕塑人必须面对的命题,雕塑何为? 肖清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 道生万物,物有万象。造物者万象为师,象法天地,万物皆由此出。象者像也,像也者相也。生肖属相是古人图像语音系统中独特的一支,生动的生肖图像背后的实物是时间一一年,每个动物属相代表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这种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时间这一空洞的概念转化为老少皆宜,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牛年将至,本期“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旨在深入挖掘生肖“牛"文化。邀请征集了全国各地知名艺术家上千件雕塑作品,将在网上分期展出。丰富和拓展了生肖“牛"的风采,包括牛的形象,心相,气象。形象展示牛的形态,心相反映牛的脾性,气象表现牛的气质与意态。各尽其态,意象万千。让我们一睹“牛"势轰轰,"牛"气冲天的风采吧! 王伟(中国民协彩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农耕时代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认识,由此逐渐形成了集合民众信仰崇拜、民俗观念与审美心理的文化体系。千百年来,以生肖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浩若繁星,从彩塑、陶瓷、壁画到玩具、剪纸、年画等形式层出不穷,绚烂多彩。生肖艺术成为传统美术中一个特别的支系而备受民众的喜爱与追捧。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2021年是中国传统辛丑牛年,以牛为题材的雕塑艺术创作,正是以多样化的材料与造型手法表现意气风发、奋勇拼搏的时代精神。通过这个展览,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在当下的创作状态,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深刻思考,也表露出了广阔的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有理由相信,通过精心策划以及系列展览的推出,必将推动中国生肖艺术创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邀请展艺术家作品图录 作品展示 后记 “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是以十二年为周期的年度展。“牛”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是播种、奋进的开始,预示着未来的丰收。2021辛丑牛年,在大疫之后更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生肖是陪伴华夏族人几千年的独特文化和民族记忆,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基于世界各国的文明中,都有过生肖文化,我们还希望广泛地邀请全球各地的生肖艺术作品,让不同的作品在时空中对话,共同展示生肖文化。在此,特请诸位持续关注每年的“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肖世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