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胥建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 展览顾问 评审组长)
朱尚熹(雕塑杂志主编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以生肖牛为题材,集结了当代最为活跃的雕塑和彩塑艺术家的作品,盛况空前。这些作品在宣泄了艺术家们各自对于牛年作吉祥表达的同时,还展示了艺术语言的多样性。既有具象写实的,也有抽象表达的;既有意象抒怀的,也有架构组合的;就有超现实式的浪漫,也有方正稳定式的纪念;既有随类赋彩,也有素面朝天;既有圆雕,也有浮雕。风格样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展出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彩塑和雕塑领域的多元现状和繁荣发展的强劲势头。 疫情洗礼后的网展形式是一个好的展览形式,受众面更为广泛,观展更为方便,其产生的效果必然会为疫情后的恢复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正能量。但是,作为纪念,还是将所有创作成果还原为雕塑的实物形态会更有力量,影响会更为深远。如果有机会将这些作品集体建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或者公共绿地中,营造一处以“生肖牛”为主题的公园,那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热点和场所,并进而成为当代的文化遗产之一传承下去。为此,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郭雪 (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家) 乡土中国,耕地无疑是是几千年来人们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所谓“耕”,历来就是和十二生肖中的“牛”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日常生活中由此积淀了不胜枚举的“牛”形象,在民间雕塑中同样如此:无论是写实的还是凝练变形的,无论是泥塑的还是青铜浇筑的,无论是布偶还是面人儿……本次展览的作品便是在吸收民间牛塑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演绎而创作而来,大多数艺术家有着明显的学院训练经历,在材质和手法上也不拘一格。此外某些作品也明显吸收了传统绘画及装饰纹样中的元素,在“形式美”层面有所思考。近些年来很多艺术家都在尝试着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当代的审美趣味、材料工艺相熔铸。但坦率地说,看似简单的思路,体现在探索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生硬拼贴符号或强行嫁接古今视觉元素者甚多。本次展览入选艺术家不少,体现了他们的探索成果,是一次规模不小的集中视觉呈现。愿展览圆满举行,为传统文化的当代演绎作出贡献! 邀请展艺术家作品图录 作品展示 后记 “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是以十二年为周期的年度展。“牛”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是播种、奋进的开始,预示着未来的丰收。2021辛丑牛年,在大疫之后更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生肖是陪伴华夏族人几千年的独特文化和民族记忆,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基于世界各国的文明中,都有过生肖文化,我们还希望广泛地邀请全球各地的生肖艺术作品,让不同的作品在时空中对话,共同展示生肖文化。在此,特请诸位持续关注每年的“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肖世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