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导,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基于华夏各族的图腾所汇集而成的十二生肖,是先民观察天地自然,体悟宇宙时空所产生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的文化遗产,也是华夏族人的基因烙印。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与创新,是今天的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面对的问题,既是责任也是使命。庚子岁末,辛丑年初,“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的十期展览,是雕塑人为全国人民欢度春节提供的一道艺术盛宴,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展览,值得肯定!借此,祝大家新春佳节,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傅中望 (湖北省美术馆艺术总监 雕塑家):
原始岩洞壁画,陶塑石刻,大多是原始先民在大自然渔猎求生存的图像,其中对于各种动物的崇拜。在中国对动物的崇拜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相结合,随时间流淌慢慢汇集出了十二生肖。 庚子岁末,中国进入了辛丑牛年,牛是华夏农耕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代表,也是中国人勤劳朴实,努力奋斗的形象。“华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请展”汇集了雕塑人的“牛”作品为全国人民在春节期间奉上艺术盛宴,向世界分享了中国故事。这是艺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一个展览,是需要大力鼓励与支持的深得人心的展览,非常好!借此展览祝各界亲朋好友牛年行大运,福瑞吉祥!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
生肖福瑞,福瑞生肖!生肖不仅显现中国人与动物的亲和,而且更给予了动物以吉祥化的象征,从而成为了华夏文化的独特符号。实鼠不疫,牛转乾坤!当艺术家们将各种牛的形象审美化的时候,“春牛”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起来,从而呈现出一种对“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生活美”的希冀,作别庚子,祝福辛丑!
申旭栋 (中国民协彩塑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牛是朴实的,任劳任怨,不为艰险,勇往前行;牛是倔强的,执着坚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牛是可爱的,一声哞叫,沁入心扉,令人动情;牛是幸运的,谦恭有礼,与人为善,人人喜爱。值庚子岁末、辛丑将至,中国民协彩塑专委会集院校、民间等雕塑力量,做牛年生肖雕塑作品展览,有其特殊意义。生肖文化在大众心理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感,雕塑艺术从宏大叙事、架上观念、环境装饰到百姓生活,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艺术理应为大众生活服务。在新春到来之际,雕塑同仁利用专长,做牛文化,塑牛作品,属实是一件牛事,为新春佳节送来祝福,带来安康!
李冰(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彩塑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雕塑》杂志专栏主持、湖北美术学院教师):
庚子谢幕,新春伊始,华夏大地万物复苏,中国进入了辛丑牛年。作为农耕文明传承数千年的华夏民族,有浩如烟海的传统宝贵资源,其中生肖文化是从未中断过的文脉。先民猎牛、蓄牛、训牛,对耕牛畜力的利用是人类农耕文明的标志之一。伴随着炎黄族人一路而来的耕牛已然成为农耕民族最深爱的动物之一,成为十二动物图腾之一的丑牛生肖。生肖丑牛承载着人们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因此历代的造像者都在用自己的双手抟土塑绘,凿石冶铸着牛的各种形象,并不仅仅是形象上的表现,更将动物的风度、气质融入其中,化兽入性,体现中华民族一贯追求的优良品格和民族特性,赋予了生肖极为深刻的社会内涵,拓宽了生肖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符号的外延。历代来的牛的形象既是艺术造型的题材内容,也是艺术造型的语言本身。生肖雕塑造型,常被看成是动物雕塑中的小玩意,甚至弱化于基本的动物雕塑,雕塑从业者很少将心思放在于此。但是从大处上看,生肖艺术造型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凝聚成的文化魁宝,它是华夏族人延绵至今的最深沉图腾,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北极明星。从世间过往的人类佰仟亿记,无一不被十二分之一生肖图腾所囊括,如此重要的种群标识,雕塑从业者一生中不塑造一件,那可不是一点点的遗憾!在这第十期推出之际,感谢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彩塑委员会、院系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雕塑界各位前辈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同仁同学鼎力支持,组委会同事的辛勤付出。借此祝大家新年快乐,辛福安康,牛年大吉祥!